7月7日小暑!今年小暑不一般「60年才一遇」 「3大特點」早看早準備

  • author John doe
  • 2025-07-03

「倏忽溫風至,因循小暑來」,2025年7月7日,當太陽行至黃經105°,小暑節氣攜熱浪如約而至。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,小暑標誌著盛夏正式啟幕,卻非炎熱的頂點——古人以「小」字,點明其含蓄的開端,又以「暑」字預告伏天的逼近,恰如民諺所云:「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」。

7月7日小暑!今年小暑不一般「60年才一遇」 「3大特點」早看早準備


一、小暑的來歷

早在周代,古人已用土圭測日影,確立「二至二分」為四時坐標。小暑作為夏至後的首個節氣,被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精準註解:「六月節…暑,熱也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」。雨熱同期的特性,使小暑成為水稻灌漿、棉花結鈴的關鍵期,故農諺警示:「小暑雨漣漣,防汛最當先」。

7月7日小暑!今年小暑不一般「60年才一遇」 「3大特點」早看早準備

Advertisements


關於小暑的特點,古人在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闡述得很清楚:一候溫風至,地表再無涼風,熱浪裹挾萬物;二候蟋蟀居宇:蟋蟀離田野,遁入庭院牆角;三候鷹始鷙:鷹隼借熱氣流盤旋高空,避地溫而狩清涼。


二、甲辰小暑60年一遇

2025年為農曆乙巳年(蛇年),天干「乙」屬木,地支「巳」屬火,形成「木火通明」的格局。這種天干地支的組合每60年(一甲子)才會重複一次,上一次出現是1965年,下一次需到2085年。

7月7日小暑!今年小暑不一般「60年才一遇」 「3大特點」早看早準備


Advertisements

2025年小暑(7月7日),民間稱為「半年節」(年中祈福日);按干支曆法計算,這一天也恰好是長江流域「出梅」(梅雨結束)的首個「未日」。這種三合一重合現象(小暑+出梅+半年節)同樣需60年才能重現。


三、小暑的三個特點

1. 晚上小暑

今年的小暑交節時間,是2025年7月7日 04時04分43秒(農曆六月十三),這屬於典型的晚上小暑。在民間老輩常說「白天小暑把扇丟,夜晚小暑熱死牛」,這句話顧名思義就是如果小暑在晚上,那麼天氣就會變得非常炎熱。


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?人們認為夜間陰氣主導,熱氣積聚不散,預示後續高溫更持久猛烈。現代氣象學認為,夜間交節時地表熱量未及時釋放,疊加後續日照將加劇「熱島效應」。

7月7日小暑!今年小暑不一般「60年才一遇」 「3大特點」早看早準備


Advertisements

2. 三伏熱不熱,小暑非常關鍵!民諺常說:「雨打小暑頭,四十五天不用牛」,意思就是如果小暑節氣雨水不斷,那麼未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會持續下雨,地裡的農活也就做不了。觀察未來幾天天氣預報,發現全國多個地區小暑當天都會有降雨,夏季本身雨水較多,如果持續降雨,那麼洪澇災害也會頻繁。

7月7日小暑!今年小暑不一般「60年才一遇」 「3大特點」早看早準備


3. 小暑在月中

今年小暑在農曆六月十三,這是屬於「月中小暑」,按照農諺的說法是:「小暑在頭,熱死老牛;小暑在中,冷熱適中;小暑在尾,三伏穿襖」。這麼看來,今年小暑的時候可能溫度比較適中,但也別指望會有多涼快,可能溫度不高,但氣候相對悶些。

7月7日小暑!今年小暑不一般「60年才一遇」 「3大特點」早看早準備


農諺是凝結古人觀察智慧,對天氣的一種預判,但具體天氣仍需結合現代預報靈活應對。那麼,最後大家覺得今年小暑過後會很熱嗎?
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精選推薦

Comments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