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東3歲男童遭比特犬攻擊不治 飼養方式與責任歸屬引熱議
比特犬因其強烈的咬合力與歷史背景,在台灣社會中一直是爭議的焦點。近日,屏東縣春日鄉發生一起悲劇,一名3歲男童在鄰居家遭到比特犬攻擊,送醫後不幸身亡,再次引發社會對比特犬飼養問題的廣泛討論。
根據報導,事發當時男童的母親外出購物,男童獨自跑到鄰居家,卻被綁在牆邊的比特犬攻擊,咬住脖子與腹部,傷重不治。飼主表示,犬隻已被拴上狗鏈並固定於飼養處所,對於男童為何會接近感到不解。然而,由於犬隻攻擊導致兒童死亡,飼主仍面臨過失致死的法律責任。
這起事件並非孤立,台灣已發生多起比特犬攻擊人的案例。比特犬早期作為鬥犬培育,其忠誠與攻擊性使得飼養方式成為關鍵。有人認為,只要教養得當,比特犬可以非常溫馴;但也有人指出,許多飼主正是看中其鬥犬特性,以不當方式培養,導致悲劇發生。
Advertisements
目前,肇事的比特犬已被戴上頭套,縣政府計劃將其管收並暫時隔離。這起事件不僅令人痛心,也再次提醒社會,對於特定犬種的飼養與管理,需要更多的關注與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