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/5號末日預言/海嘯會波及台灣?氣象署揭防禦值:「淡水曾死數百人」
根據《今日新聞》報導,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新書《我所看見的未來》中,提出震撼預言,指出2025年7月5日將發生重大災難,巨大海嘯恐吞噬日本三分之一領土。台灣地震專家郭鎧紋進一步分析,琉球海溝與沖繩海溝形同兩條快速通道,一旦發生強震,海嘯波浪極可能直撲台灣。
圖片來源:聯合新聞
台灣四面環海,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,除了地震頻繁外,海嘯威脅同樣不容小覷。歷史紀錄顯示,台灣曾遭遇三次重大海嘯侵襲。1781年,屏東鳳港西里在晴朗無雲的日子裡,突然海水暴漲數十丈,鄰近村落與建築物全遭淹沒。隔年,更大規模的海嘯襲擊台南,災情持續長達八小時,波及全島,三座主要城市與二十多個村落慘遭滅頂。
圖片來源:PIXABAY
Advertisements
1867年基隆發生的海嘯,則是台灣近海地震引發的最具代表性災害。巨浪不僅將船隻捲入基隆市區,更造成淡水地區數百人罹難、房屋毀損的慘劇。這些歷史教訓,正提醒著我們海嘯威脅的嚴重性。
圖片來源:Unsplash
中央氣象署指出,海嘯生成條件主要來自近海發生規模七以上的淺層強震。由於海嘯在深水區傳播快速,即使遠方地震也可能波及台灣。當海嘯進入淺水區,因為前方傳遞速度減緩,後方波浪堆疊上升,若海底地形從深處逐漸變淺,更容易讓海嘯增強。
Advertisements
圖片來源:三立新聞
值得注意的是,全球約八成海嘯都發生在鄰近台灣東部的環太平洋地震帶。台灣周邊的馬尼拉海溝、琉球海溝都是潛在震源地。此外,東北部的海谷、海槽可能發生海底山崩,加上附近海域的火山活動,都可能引發海嘯。
圖片來源:中時新聞
不過,台灣的地形確實具備某些天然屏障。西側的台灣海峽水淺,不易形成海嘯;東岸因地勢陡峭,也能有效阻擋或反射海浪。但氣象署強調,這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,建議民眾在海邊活動時需保持警覺,如遇地震或海面異常現象,應立即往內陸移動,並留意預警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