詐中詐!護理師「貸款41萬只拿26萬」負債累累 悲曝惡劣手法 :「以為重生,結果是惡夢」

  • author Kitty
  • 2025-07-29

根據《東森新媒體ETtoday》報導,近期融資公司與詐騙產業結合的案例層出不窮,而整合各起案例來看,似乎都與先前爆發的疫情脫不了關係。其中,一名在北部教學醫院擔任護理師的受害者故事特別令人心疼。這位周姓護理師在經歷三年高壓抗疫工作後,原本期待能透過投資獲得額外收入,豈料卻陷入了更深的財務困境。

詐中詐!護理師「貸款41萬只拿26萬」負債累累 悲曝惡劣手法 :「以為重生,結果是惡夢」

圖片來源:ETtoday新聞雲


Advertisements

當時這位護理師將積蓄加上信貸共100萬元投入翡翠投資,結果血本無歸,連一顆翡翠都未曾見到。為了解決債務問題,她轉向尋求債務整合服務,不料卻落入另一個陷阱。她被誘導支付36萬元所謂的律師費,還被安排申請虛構的裝潢貸款,更慘的是整體手續費竟高達41%。

詐中詐!護理師「貸款41萬只拿26萬」負債累累 悲曝惡劣手法 :「以為重生,結果是惡夢」
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
周小姐在訪談中透露,融資公司向和潤申請了41萬9400元的貸款,「但扣掉手續費、代辦費、仲介費等各種費用,我實拿的只有24萬6000元,卻要負擔全額還款。後來算一算這些收費名目,利息竟高達42%」。當被問及為何明知收費如此高昂還是簽約時,周小姐憤怒地表示,這些公司往往假裝為客戶著想,實則不斷慫恿借更多錢,「且律師事務所不斷灌輸『融資貸款款項也能納入債務協商』,當時我認為後續仍需他們幫忙處理債務,不想得罪對方,就簽了下去」。

詐中詐!護理師「貸款41萬只拿26萬」負債累累 悲曝惡劣手法 :「以為重生,結果是惡夢」

圖片來源:ETtoday新聞雲


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宗昇指出,目前許多融資公司、代辦公司經常以法律事務所或債務整合公司為掩護,形成龐大產業鏈,專門剝削經濟弱勢族群。一位擁有十多年輔導經驗的李姓社工也補充,這類新型態債務與疫情關係密切,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詐騙引發的債務比例大幅上升,這與過去的傳統債務型態有明顯區別。


常常可以聽到有些人因為融資出狀況,最後搞到血本無歸,在這方面的投資還是要謹慎一點才好!


資料來源:ETtoday新聞雲

精選推薦

Comments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