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爆發1病毒「傳染力極強」!目前已7人死亡「無疫苗可打」
根據《TVBS新聞網》報導,兩名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後,不幸陷入重症險境,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搶救。這兩名患者分別是一名出生8天的男嬰和5天大的女嬰,他們均因家庭接觸而感染病毒。
圖片來源:ETtoday
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指出,中部的男嬰出生後因黃疸住院治療約一週。返家後隔天即出現食慾不振狀況,經檢查發現血氧過低且心跳加速。醫院進一步檢驗發現肝指數異常、血小板減少等問題,確診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多重重症。
Advertisements
圖片來源:TVBS
南部的女嬰狀況相似,由於媽媽產前就有發燒症狀,出生後即被安排在隔離空間觀察。返家後出現嗜睡、食慾不振等警訊,檢查後確診感染相同病毒,目前已在加護病房治療超過兩週。伊科病毒屬於腸病毒的一種,初期表現與一般感冒相似,可能出現發燒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咳嗽等症狀,部分患者會出現皮疹。傳播途徑包含飛沫、接觸及糞口傳染,在家庭成員間極易相互感染,潛伏期一般大約3至7天。
Advertisements
今年腸病毒感染重症案例已達13例,其中7例不幸死亡,創下近6年新高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10例新生兒重症全數感染伊科病毒11型,當中6例已經離世。專家呼籲,新生兒一旦出現發燒、體溫過低、喝奶量變少等異常狀況,應立即就醫。特別是發病後5天內是轉為重症的高風險期,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、肝炎、腦炎、多發性器官衰竭等必須格外留意。
圖片來源:ETtoday
關於腸病毒疫苗部分,台灣目前是2個月大以上才能開始接種,新生兒目前也無法施打。而且疫苗對伊科病毒、柯薩奇病毒並沒有交叉保護,簡單說就是對於71型之外的腸病毒,目前並沒有廣效的腸病毒疫苗可以施打,能做的就是勤洗手環境清潔和避免跟其他不相干人等接觸,若家裡有人出現發燒、咳嗽、拉肚子等症狀,務必與新生兒保持距離,能做到隔離最好。